乙四、证果篇第四分二:丙
一、总标三乘因果。丙
二、别明三乘果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零二页。我们讲到乙四,证果篇第四。
在正宗分当中前面的三篇,所谓的发心、正见、修行,是一个因地的修学。这一篇证果篇,是一个果地的功德。
这部分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这个因缘的修证,它是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外在的因缘在《楞严经》的意思,是一个充满障碍的因缘;而我们内在的因缘,是充满解脱的因缘。这两个因缘,首先我们要清楚内外两种因缘。外在的因缘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变现的一个果报。这个果报本来没有错,它也就是显现一种快乐跟痛苦,如此而已。
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个因缘它会刺激我们的内心,它不是只有果报存在。当这个外境去刺激我们内心的时候,会带动一个很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会牵动我们的妄想,而妄想最后形成了坚固的执着。我们一般人是很难抗拒外境的刺激的,所以我们一般人会在生命当中变成障碍重重,其实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叫“心随境转”,我们太重视外境的变化了。
当我们的心住在外境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一个烦恼障。我们很容易生起贪瞋痴的烦恼。面对如意的境界起贪爱,不如意的境界起瞋恚,中庸的境界生起愚痴;接下来,烦恼相续的活动,就会推动你的身口意去造业,就变成业障了;然后这个业力成熟以后,就在三界得果报,就变成报障。所以当你不能够跟外境脱离的时候,就堕入了生命中的一种恶性循环:烦恼障带动业障,业障带动报障。
直到有一天,我们修学佛法,开始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叫作“回光返照”。我们除了攀缘外境以外,慢慢地把心抽出一部分,用观照智慧去观照我们的内心世界,去做一种调伏的工作。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功德就慢慢出现。
到底什么叫作罪障凡夫,到底什么是功德庄严,它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就看你对外境攀缘的力量有多大,看你对内心的安住调伏有多大来判断。
所以当我们能够慢慢地透过前面的智慧的观照,从向外的攀缘慢慢地引导到向内的观照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开始有所谓的功德了。当我们开始回光返照的时候,哪些功德出现呢?就是我们这科要谈的,我们从一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的过程,怎么样提升到一种解脱的功德。
我们看讲义,入文分二。首先我们先总标三乘的果德,三乘的圣人透过回光返照有什么果地的功德;第二个,别明三乘的果位,从这个果德当中再说明它的一种浅深的次第。
丙一、总标三乘因果
分二:丁一
、菩提。丁
二、涅槃
首先我们看总标三乘的果德。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菩提;第二个,涅槃。所以三乘圣人的内心世界有两个共同的功德:一个是菩提;一个是涅槃。
丁一
、菩提分二:戊一
、
释名;戊二、种类
戊一
、
释名
我们把菩提做一个简单地解释。请合掌。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断除烦恼成就涅槃之无漏智慧,名为“菩提”,亦名“智德”。
菩提,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无漏的智慧。为什么智慧加了无漏呢?因为它不是世间的智慧,它是一种清净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够断除烦恼,成就涅槃,所以叫作菩提或者叫智德。
戊二、种类分二:己一、
实智
;己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洞中避难所》《封神:开局被抽龙筋》《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海贼王之大蛇的百物语》《重开吧!蜘蛛侠!》《山野小闲农》【溜达小说】《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帝皇的告死天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