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81txt.org】第一时间更新《四十二章经》最新章节。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面,第三十九章、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大智慧的佛陀说,佛弟子们在修学过程中,对佛陀所说的一切佛法,皆应信顺,佛法不是作为比较、分析之用,我们对佛法是要相信而随顺,这与世间学问不同。世间学问都是先大胆的假设怀疑,然后再找答案。佛法与世间学问正好相反,若怀疑佛法即是一种烦恼,这是贪、瞋、痴、慢、疑等根本烦恼中的疑烦恼,若起怀疑,对佛法就不得其门而入。
所以学佛法与学世间法的心态不同,我们不能对佛法作虚妄分别的怀疑,而是要先仰信甚深的教法,由仰信而解、行、证入。因此业障深重的弟子们,对于佛陀所说教法,应该以相信随顺之心来修学。
对于教法为什么要相信呢?譬如食蜜,中边皆甜。佛所说的大小乘教法,犹如蜂蜜,无论是中间或两边的蜂蜜,甜度皆相同。佛法亦复如是,无论大、小乘教法皆能使众生离苦得乐,关键点是要有皈依之心。
这段经文是劝勉弟子们,以信心作为修学佛法的根本。不过这里也牵涉到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对佛法有信心,但佛陀一生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后世弟子所结集的大藏经就有一百册,佛陀说法如此广博,后世弟子在遵循佛陀教法时,有时不知如何取舍,这是严重的问题。若生长在佛世,礼拜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为善知识,善知识可为我们取舍佛陀的教法;但生长在末法时代的众生,则很难知晓这教法所代表的特殊功能在哪里。幸好有天台智者大师的判教,他在中国佛教被尊称为东土小释迦,的确是有他的真实功德。智者大师把佛陀一生所演说的教法,作归纳整理,使末世众生善知取舍。智者大师五时八教的判教非常广泛,这里不做详细说明,现在只对判教的基本概念作简单的解释如下:
判教的思想,简单的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判为实法与权法。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的经题,九旬谈妙,把妙字解释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佛弟子在学习佛陀教法,把佛陀的教法分为两类:
(一)权法:
这是权巧方便的法门。犹如一栋十层楼房,走到顶楼是我们的目标,这是真实圆满的境界,但由地上一楼到达十层楼,中间须靠阶梯,这过渡的阶梯就是权法,若离开权法就得不到实法,所以必须为实施权。权法有哪些呢?智者大师说,权法有三:
(1)声闻法。
(2)缘觉法:声闻法及缘觉法,它偏重在从假入空的出离法,引导众生从有相境界,出离到无相的空性,这是声闻法的特色。
(3)菩萨法:菩萨法偏重从空出假,修大悲心,若停滞在空观中无法修大悲心,因为大悲心一定要以众生为所观境,所以他必须从空性中出来,观察众生的根机,施设种种的方便来教化众生,这是假名、假相、假用的观察。智者大师认为,佛陀权法的权巧方便中,有声闻、缘觉空观的调伏对治法门,也有菩萨假观的善巧方便的调伏对治法门。
(二)实法:
实法是真实圆满的一佛乘法门,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中道实相教法。
有以上权法与实法的判教思想,我们的修学就有遵循的方向。譬如修净土者,就以往生净土,作为一生修学的最终目标,为菩萨道求生净土。修圣道门者,修观心法门,以明心见性为实法。
修净土者,以求生净土为实法,为了达到临终的正念而往生净土,可将人生分成三个阶段:
(一)净罪集资期:
在修学之初的烦恼粗重阶段,可加强声闻、缘觉法的对治法门,多多修学如何调伏内心烦恼的法要,这是从假入空或摄用归体的法门,这法门在此阶段特别契机。
(二)弘法利生期:
当自己的烦恼已调伏到一定的程度,内心戒定慧的力量已渐渐增长广大,开始有一份的悲心,想要为众生做一些事情,这时就进入弘法利生、积功累德的阶段,这时若修空观就不契机了,而是要修假观,把佛陀教法中能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作为自己的主修,此时假观法门就特别契机。
(三)安养专修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