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阳坊,剪忧巷中。
李夜清向面前的白云观老道打了个稽首。
白云观老道捻须笑道。
“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李郎。”
李夜清和白云观老道在巷中信步闲聊道。
“浮玉山一别,听闻程老不做扫莲人了,没成想却大隐隐于市,还听人说在京城购置了一间道观。”
白云观老道本名程柿霜,拜上浮玉山前是岌岌无名的坊间山下人。
只是修道天赋平庸,上了浮玉山后也只在门前扫雪净尘,后道门纲仪考试得了乙等,本该下山,却念其扫雪有功,遣其去做了扫莲人。
虽不入浮玉山门下,却也能研习道藏,修行真法。
李夜清从桃止山远游归来时,他就在白泽接引下进入了浮玉山,研习道藏两年,得了那本打造长生桥的修行法门,两年后就回了玉京城装了几年纨绔,暗中却有韬晦。
在浮玉山两年时,他就与扫莲人程柿霜相识,一老一少,却极为投机,只是程柿霜却不知其身份是何。
“程老在山门扫雪二十余年,这才破格做了扫莲人,怎么数年就匆匆下山?”李夜清侧目看向程柿霜道,“玉京城的一处地皮可也不便宜。”
闻言,程柿霜拢了拢身上那件洗的泛白,针脚密集的破旧鹤袍回道。
“门前扫雪二十年,山上扫莲又三年,日日研习道藏也不曾有长进,后来白掌教指点我下山,先见天地众生,再去见真我,这才一路来了京城,靠浮玉山上攒的些钱堪堪在外城买下一处三四丈长短的地皮,修了间小道观,对了,还不知李郎现在山上任何职?怎么也下了山。”
李夜清取出那枚阳刻了直指绣衣使者的小檀叶令牌,搪塞说。
“程老下山不久,我也跟着下了山,实是天资愚笨,后得人举荐,这才混上了芥子大的官职。”
见状,程柿霜拱手道。
“不曾想当年山上李郎,已成了李绣衣,如今可曾入知境?”
“修行的法门需八枚天才地宝的精物,如今尚且缺四,还不曾入知境,”李夜清看向程柿霜道,“你竟已是知境?”
对此,程柿霜摆了摆手。
“在山上蹉跎了这么多年,而今也才堪堪入知境,好在学了一手卜算的傍身本事,否则岂不是要生生饿杀了,今日这位姜掌柜好阔绰,只言片语就打赏了五十两。”
说到这里,程柿霜瞥见了李夜清身侧的伶韵,拢在袖中的左手掐指推算,当下已明白了七八分。
“虽有前世,入了城隍司便是斩断了因果,李郎不该带其来此。”
听程柿霜提起伶韵,李夜清微微颔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