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坎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txt.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日后,李怡端坐皇位上,桌案上摆着两份卷轴,其中一份敞开着,可见已被人阅读过。
“圣上,如今百姓间流言四起,纷纷指责您欺男霸女,强取豪夺,民怨滔天,此乃大忌啊!”
“圣上,臣等恳请圣上体恤民意,放那秦挽出宫,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则天下将大乱,我朝延绵百余年,万万不可因此动荡了超纲呐!”
“圣上,如今民间街头巷口全都流传着您与秦挽的故事,上到八旬老者,下到黄口小儿,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比邻藩国皆在暗中打探消息,明面上看我们笑话,暗地里纷纷蠢蠢欲动,如若放任下去,只怕更朝换代只在朝夕之间!”
每有一个大臣进言,李怡的眉头便紧皱一分,“闭嘴!”
众大臣见他面色不虞,纷纷噤声。
然有一人,并不为所动,兀自出列道:“圣上,昨夜礼部侍郎宋成玉突然暴毙,该子乃是圣上金口玉言、拟了圣旨,亲赐与我女儿的夫婿,可眼下他无端逝世,臣之爱女当如何自处?”
“请问圣上,那礼部侍郎宋成玉究竟是何原因被您斩于剑下?”
众大臣纷纷低头不语,李怡也没有说话,大殿上一片沉寂,只有那骠骑将军站在前列,双眼如炬般看着李怡。
沉吟片刻,李怡才开口道:“昨夜朕宴请宋成玉,为贺他上任礼部侍郎,可宋成玉酒后言行无状、与爱卿之女举止过密,甚至大发酒疯,竟欲刺杀朕,为求自保是以朕将他斩杀。”
众大臣还未反应过来,骠骑将军再次开口道:“是吗?可是臣听闻宋成玉早先在江南便与秦挽心意相通,二人只差媒妁之言便可成为夫妇,却因圣上强取豪夺将二人生生分开。
宴请贺喜也不过是个由头,就为了让臣的女儿做引子以断绝秦挽的念头,好成了圣上的心意纳秦挽为妃,不知道臣之所言可有错漏之处?”
“曹元章!你放肆!”李怡动怒了,他如何做是他的秘事,曹元章当众宣讲开来难道是要挑战他的皇权?
“微臣不敢,这段话只是微臣从别处听闻,但圣上倘若一意孤行,这百姓悠悠之口,便如黄河水决堤溃阀,迟早将朝堂淹没,望圣上三思。”
曹元章玩的一手好权术,见李怡怒火盛起,自己便立即伏低做小,以苦口良心的姿态劝慰,仿佛方才那咄咄逼人的不是他一般。
李怡看着下首的众位大臣,心中的恨意翻腾,但又生生压下去:“朕贵为天子,所思所想乃是天命所赋,所作所为乃是天命所归,区区两卷请命书便想堵住朕的路,朕岂不是更加为人所耻笑?”
大臣们闻言纷纷摇头,有人也从队列中走出,“圣上若说您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皆是天意,那必然有其与众不同或造福天下的大势,那臣斗胆请问圣上您将秦挽纳入后宫将为黎民百姓带来什么福祉?”
“无一利处!反而如若您舍弃儿女私情,将秦挽放归出宫,那么天下人将获得一位医术高明的稳婆,天下女子的性命皆系于她一人之手,我朝幼儿的数量也将逐年增加,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势所趋啊!”
另一大臣见状,也点头附和道:“蒋尚书言之有理!圣上,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本为水,君臣皆为舟,今日我们如若无视百姓们的愿景,那么他日庙堂高宇必定将为天下人所踏平,届时便是后悔也再来不及。”
“况圣上您初登皇位,朝政建树无一立足,今日若寒了百姓与诸位大臣的心,恐将休矣。”
满朝文武的劝诫之言纷纷涌入李怡的脑袋,只把他吵得不得安宁,他不过是想纳一个妃子,可这些人一口一个黎民百姓,一口一个江山社稷,将他绑的死死的。
他登上这皇位,明明是为了再也不会有人掣肘他,可如今他反而被所有人都框住了。
他很想对着这些道貌岸然的臣子们破口大骂,可他知晓他不能。
自他摆脱了痴傻王爷身份之时,他便再也没有理由随意地发泄情绪了,他只能一步一步地迈向高台,伴随着众人的称赞声,被困住自由,终其一生。
朝臣们见李怡一语不发,便纷纷跪下来,齐声高呼:“望圣上三思!”
脚下跪倒黑压压的一片,李怡只觉得自己心中也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阴翳,黑压压的,透不过气来。
滴漏声一下下的响起,众位大臣跪得膝盖酸软也未等到那位君主的回应,正当众人以为此次逼迫之行失败了的时候,头顶上响起了一道低沉而又无望的声音。
“众爱卿平身罢,既然你们如此竭力进言,朕岂有不从之理?”
众大臣起身后抬头看向高处,却只见到那天子,三魂不全、六魄不稳一般踉跄着离开,身边的小太监匆匆喊了一声“退朝”,便隔绝了他们与圣上再次交谈的意愿。
大中二年,三月,宣宗发布诏书,称秦挽德才兼备、功德无量,是以遂万民之愿放归出宫,继先皇赐予“妙手观音”封号,加封秦挽“万圣”称号,可享万民爱戴。
但诏书中所提的秦挽,却无人知晓去了何处。
有最后见过她的人道,当日曾见过她泛舟南下、不知所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