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来拼兮兮砍朕》转载请注明来源:八一中文网81txt.org
“爱卿不用多礼。”头顶上年轻的声音里不见怒色,刺史心中微定,还是恭敬地行完礼,才敢起身。
耳旁是吵嚷的人声,刺史感叹他们的大胆,在圣上面前竟也敢哭闹不止。
悄悄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刺史老实地低头盯着鞋面。倒不是他是个多忠正之人,实在是他心里发虚,一听到告御状这三字便汗毛倒竖。
也因此,他多少留心些耳边的动静。只听得女人们在呜呜的哭,有孩子叫嚷着难受。隐隐约约,又好像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
刺史心里一惊,但他表面还是一副老实模样。又仔细辨认了几回,确认不过是一道粗粝沙哑的男声,还有些口音,绝不会是自己认识的人。
习容单手支颐:“刺史?”
被点名,刺史恍然回神:“臣在。”
习容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爱卿为何不抬头看看?”
刺史不明所以,但他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连忙谄笑着,低眉顺眼地看了习容一眼:“陛下今日风度翩翩,器宇轩昂。”
习容笑看着他不语,刺史这才察觉不对。不解地往旁边看去,目光在禁卫军与百姓身上都转了一圈。目光与一个面颊肿胀,双眼乌青的胖子对上时,对方格外激动,呜呜咽咽地想要挣脱开身侧村民的桎梏。
刺史一撇嘴,连忙移开目光,没注意到对方呜咽的声音更大了。
他搞不清状况,但顾及到自己治下闹出了告御状这样的大事,无论自己知情与否。在陛下看来定然是自己治理不善,官民不和所致。
这个关头来不及问罪底下人失责,刺史慌忙跪下,不敢争辩,磕头拜道:“陛下恕罪,罪臣失察,竟叫百姓有冤,又惊扰陛下。”
习容的目光越过他,仿佛没看到他请罪的身影。径自下了轿辇,和善看向为首的老人:“老人家,有何冤屈尽可说出来,若属实,朕必会为你做主。”
在惠州停留的几日,太后派的人也已经到了。今日便跟随在习容身边。在老人激动地颤着手讲述的时候,精明的目光闪烁,心中已然给刺史罪加一等。
今日过去,只待送回京的奏折多写上几笔,刺史脑门上‘无能’这一顶帽子就要被牢牢扣紧,往后升迁无望。待太后派系的官员赶至惠州,此后自有正当理由蚕食刺史手中权柄。
周遭围观的百姓可不管这些弯弯绕绕,也顾不上什么秋日宴了,纷纷围在路边聚精会神听起这门冤案。
只是听着,听着,众人的表情就奇怪了起来。
“这听着怎么这么耳熟?”
“那受害的女子不是被生父烧死的吗,这算什么冤案,陛下还管这个吗?”
“天爷呀,贞儿姑娘成了厉鬼?”
“什么贞儿,你听他们说的,明明是罗家的女儿,叫清娘。”
“这故事还成了真哟,稀奇,真稀奇。”
刺史听得冷汗涔涔流下,双腿抑制不住地打哆嗦。他不敢抬头,只敢用余光偷看那群多管闲事的村民。
终于,在村长讲到王家害人之时,他慌忙出声打断:“陛下,这群村民所讲,不过是最近城中流行的戏文罢了。此等罔顾人伦,颠倒纲常之事,如何会在知书晓理的人家发生?”
刺史到底是刺史,他出了声,与他交好的官员也连忙出列:“回禀陛下,此事不能偏信一词。事实如何,还是要看有无人证物证。”
人群里还是议论纷纷:“这故事是何先生讲的,何先生此人咱们晓得,日日走街串巷,谁家的事儿他不知晓。依我看啊,这就是真的。”
“可也不该断定王家害人,那位大人说的对,凡事要看证据。万一只是凑巧,污蔑了人家可如何是好。”
习容静静听众人说完,目光在帮刺史说话的官员脸上停留了几秒:“既然刺史说这不过是一则故事,那便先叫讲这故事的人来了,听听他的意思如何?”
抬手间就有人离开,很快从人群中带出一位中年男子。
何莲生跪下磕头:“草民何莲生参见圣上。”
抬起头,无视刺史隐含警告与威胁的眼神,朗声道:“贞儿姑娘,便是罗家清娘。”
周遭一片哗然与唏嘘声,纵然一开始就有人猜测贞儿确有其人,可这样一个遭遇波折坎坷,可怜无助的弱女子真的从书中之人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还是叫人忍不住从心底唏嘘。
“你有何证据?你可知平白污蔑人,是要受杖刑的。”刺史低头面向圣上,可温和的话里却隐含威胁。
何莲生却不惧,反而抬起头,满脸正气:“草民有人证。”
刺史暗地里剜他一眼,心里一阵火烧火燎的焦躁。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又只得生生咽下反对之语,掐着掌心审视着人群里走出来身穿孝衣之人。
为首的姑娘头上未有簪环,手上捧着写有罗清娘名字的牌位。只是一块粗糙的木板,雕刻着简单的名字。
她与时下的年轻姑娘不同,素净的脸大大方方暴露在空气里,许是因为她脸上的悲戚过重,一时间没人指责她未戴帷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只想做一个好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txt.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