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八一中文网】地址:81txt.org
京城杜府。
下人来书房通秉:“大人,有人在府外求见,称有重要书信,必须亲自交到大人或阁老手中”。
书案前坐着一位中年男子,阅案牍气定神闲,品茶茗悠然自得,眉飞入鬓,凤眼斜挑,下颌蓄几缕美髯,木簪束发,素衣裹身,腰间系龟背银带,半世宦海沉浮,浊世翩然,一身正气浩然,云淡风轻,正是杜阁老之嫡子,当朝太常卿杜庭芳。
他抬头问:“是何人?”
“那人不肯说,只要见大人和老爷”。
近日京中天气转冷,杜太尉杜怀礼年近古稀,受不得寒凉,已于半月前携夫人回江南老宅休养去了,此时并不在府中。
“引他至花厅稍候,我随后便来”。
下人领命出去,杜庭芳换了身衣裳,便出了书房,转过回廊到了花厅会客,厅上坐着一中年男子,着黑色劲装,神色坚毅,左右腰间各挎长剑大刀,走路带风,脚底无声,又比寻常江湖人或贵胄门客多了几分板正规矩,应是军中之人。
“不知阁下见本官,有何要事?”杜庭芳言语温润发问,在花厅正首上座,立刻有丫鬟端了热茶放在他手边。
送信人看了此间的五六名下人一眼,欲言又止,杜庭芳知晓他意思,屏退左右。
这时他才抱拳见礼,开口说道:“卑职陈砚,奉金台谢大将军之命,将此一封将军亲笔信交至杜大人,将军吩咐事关重大,大人阅信即知”。
谢家自随太祖南征北战起,便养有一支暗卫,人数不多,不过百人,却个个身怀异能,均有以一敌百的本事,徐曜父亲为上一任暗卫首领,多年前为掩护谢肃而死,谢肃不忍使其幼子再入暗卫,点徐曜做了谢华瑛亲卫,因此暗卫首领便落到了陈砚头上。
杜庭芳接过这封密信,颠来倒去读了三五遍,没想清楚谢家小子有何深意。
自从胞妹杜含枝远嫁,杜谢两家鲜少来往,有一年春日他出京办事,特意绕路到金台,见了含枝与外甥女瑾真一面,顺便把谢肃揍了一顿,他是文官,握笔杆子胸有成竹,打架实在是外行,但谢肃就那么直挺挺站着,眼也不眨挨了他好几拳,弄得鼻青脸肿。
可他不忍含枝心疼,最终收了手,可再看偌大一个镇西将军府,清贫得连丫鬟也只有寥寥数人,含枝身上连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他的妹妹可是京城第一闺秀,吃穿用度可比宫里的公主娘娘,一时火气又窜了上来。
后来与谢肃彻夜长谈,喝了七八坛子酒,两个人都酩酊大醉。
他敬佩谢肃戍守西疆,也知其为人坦荡磊落,是个正人君子,含枝母女生活虽简朴,脸上的笑做不得假,因此认下了这个妹夫。
却不料没几年,瑾真病逝,谢肃不久便把在外面的私生子带了回来,他听闻消息后恨不得立刻快马加鞭赶往金台,一刀送这负心汉下黄泉。
可惜没等他亲自动手,谢肃战死,含枝殉情,至今阴阳两隔,已有五年,他唯有在梦中才能与含枝相见,心痛不已。
在此期间,谢家也从没与他联络过,怎的突然请他到金台祭拜,谢华瑛还敢在信中称他为舅父,小小私生子,哪来的脸面?
若不是顾及身份礼节,杜庭芳真想把这胡言乱语的书信撕成碎片,但他克制心中火气,重新把两张笺纸装回去。
“给谢将军带句话,信本官收到了,至于信中所言之事,本官需另行考虑,想必谢将军能理解本官难处”,他将话说得客套体面,但其中的拒绝之意明显。
一来他摸不透谢华瑛的背后用意,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杜家世代家风清正,不参与朝廷党争,并不想一朝行差踏错,落入旁人圈套。
二来含枝祭日在即,他确有祭拜之心,可毕竟人已逝去,千里迢迢见一座坟茔,无事于补,徒增悲伤罢了,他自会在家中为含枝与瑾真立了牌位供奉。
而陈砚有谢华瑛交代,若杜大人推辞,只需告诉他一句话,“杜大人,将军还有一问,不知从前大人与将军约定来年饮酒共赏寒梅,是否作数?”
听了此言,果然杜庭芳脸色一变,从容换做震惊,蹙眉失语。
赏梅分明是他与瑾真相约,那年他到金台已是春光明媚,梅花凋谢之时,瑾真遗憾他来迟一步,未赶得及看梅苑中的梅花绽放盛景。
含枝爱梅,谢肃便为她寻来珍稀梅花种子,还建了梅苑,冬日争奇斗艳,比之春夏妍丽更胜一筹。
于是杜庭芳虽知下回见面不知何年何月,但还是与外甥女瑾真约定某年冬日必来金台与她同赏梅花,瑾真还央他来时记得带一坛梨花春,京城的好酒当属梨花春最出名,初春采梨花的嫩枝嫩叶酿制,发酵十月,到冬腊时节开封,味道香醇,梨花的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为文人雅士所推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金台戏香秘史》转载请注明来源:八一中文网81txt.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