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26.第23集《佛法修学概要》(第1/2页)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txt.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庚二、不偷盗分五:辛一、解释名义;辛二、具缘成犯;辛三、犯戒轻重;辛四、开缘情况;辛五、持犯得失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五页。我们看庚二、不偷盗。

这一科,我们讲到人天乘的法门。五戒十善为什么叫人天乘呢?这个“乘”字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

佛教的因缘观,是一个广大的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十法界当中,我们一般把它分成两块:一块是六凡法界,叫作杂染的法界;一块是四圣法界,叫作清净的法界。这十法界基本上是切成两块来判断。我们现在是安住在六凡法界,整个修学的目标,就是要提升我们的生命,从一个杂染的六凡法界提升到一种清净的四圣法界,学佛就做这件事情,提升我们生命的水平。这个地方要注意怎么提升,这个方法很重要。

佛教在解释杂染因缘时,也是把它切成两块:内因缘跟外因缘。外因缘就是我们今天所接触的所有外境,内因缘就是我们内心的思想。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解释我们凡夫的杂染因缘,《楞严经》很清楚地说到我们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内忧外患。我们每一个人从无量劫的生命当中,可以说是内外夹攻,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在轮回,因为这两个力量太大了。它不是单一的力量,是双向的力量来夹击我们。外在的因缘,是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内心的因缘,是我们无量劫来一种错误的思考模式产生的攀缘的颠倒妄想。这两个因缘是会相互作用的。一般来说,我们内心创造了外境,但是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心变现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这个时候,心跟境已经纠结在一起了。

我们一般的凡夫,也知道自己生命当中有很多问题,也想解决我们的生命问题。没有经过佛法训练的人,是从外境解决起,我们把生命用来经营我们的外境。我们从小很努力地读书,为了追求一份好的工作,长大以后我们努力地工作,我们追求一种今生的快乐。但是一到人生的五十岁后,你再回首,会发觉这个人生,伤痕累累,人生不堪回首。我相信你上了年纪,就会发觉人生充满了无奈。我们到了晚年,这个生命中是你小时候规划的很少很少,人生有太多的突然状况。

为什么这样子呢?只有一句话就可以解释了,因为外境本来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它是过去所造的一个业已经成熟了,它已经从种子位变成一种现行位,已经变成一个水果,不是以前的种子了。它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辗转地增盛,已经从种子位变成一个可以食用的成熟的水果了,你怎么去改变它呢?

所以我们对外境强作主宰,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就是不能认命。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搞错了方向,不应该解决我们的外境,这个方向是错的,因为它不是问题的根源,它是个枝末,而且它是前生所残余的业力变现出来的。

我们看看经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面对自己的业力,也是无可奈何。释迦牟尼佛的家族被灭时,他曾经试图阻挡了三次,琉璃王照样把它灭掉,因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力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是佛陀发现的,是人生本来就有的轨则。所以我们今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把生命投注在一个没办法改变的地方。等到你发现时,年纪已经过一大半了。

不能去改变外境,只能够认命。所以,佛法要我们先知命认命,然后再去改造未来。佛教是改造未来,创造来生的。所以正确的方法,是改造我们的内心。虽然心跟境是互动的,但是关键是心。佛弟子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就是能够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依止佛陀的解决之道。所以整个佛教的修学都是心地法门,因为外境你根本改变不了。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态的修学,就诸位来讲堂听法师的开示叫作闻慧;回去以后,你慢慢地去思惟消化,转成你心中智慧的观照,这叫思慧。就是刚开始修学之前,你必须从佛法的教理做闻思的工作,在心中产生道的安住,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安住,这个是第一个工作。

我们的心一般是不安住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被外境一刺激,就产生感受,感受活动又会带动妄想,妄想再活动久了变成执着。所以我们的心禁不起刺激。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先不要跟着感觉走,先安住在佛法的道理。以人天乘来说,它的道理就是善恶的业果。我们刚开始在调整内心时,心中先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要把这个道理经常放在心中安住,用这个道理来审量、来观察你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在道中安住。

透过理观的智慧,安住以后,还要有一个引导。你要有一个目标,我们来生要往哪里去?今生已经是不可改变了,今生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不要再去改造你的今生,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会知道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啊!你要认命,才可以放弃你的外境,从内心中好好地去耕耘,那是一个广大的田地。当你开始放弃外境,开始在经营你内心时,你的修行上路了,至少你方向正确了。

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先从道理的安住,然后从道理中再设定目标,所谓的安住力,引导力。人天乘的引导是什么呢?趋向安乐的果报,这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个目标。先不谈解脱,先求离苦得乐。我们从理论的学习,至少在内心产生了安住道,引导到安住业果的道理,引导到人天的快乐果报,这是道的修学,这部分是属于静中修的。等到你理观的智慧具足以后,你就有资格来开始修学法门,这就是所谓的事修。在人天乘当中,我们要修的法门,第一个是五戒跟十善的法门,透过这个法门来做调伏跟转化。我们内心的颠倒妄想,有很多层次的障碍,颠倒妄想最外层的就是罪业,这一块要先调伏,要先转化。

我们安住了、引导了以后,开始依止五戒的法门,来熏修我们的内心,产生调伏跟转化,从造罪的心转化成增上的善心,善良的心。为什么我们的改变要依止法门呢?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失去了改造的能力。

所以三皈依最重要是皈依法。而法,第一个最粗浅的基础的法,就是五戒的法门。你要透过五戒法的熏修,来产生一种调伏罪业,转化成善良的心,这是第一个工作。这就是动中修,生活的历练,依法修学,调伏内心,从一个邪恶的心转成善良的心。

所以,理观是属于安住跟引导,事修偏重在调伏跟转化。理观带动事修,事修又加强理观,在心中产生一种善的循环,慢慢地我们的生命就能够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安乐。

佛陀的大智慧,他安排五戒的法门,这个法门有一种力量,可以把我们生命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快乐。这个法门只有佛陀出世才有,外道通通是盲修瞎练,修了半天没有达到乘的效果。就好像坐车子一样,刚开始,我们坐的第一班车就是让我们从三恶道的痛苦到达人天的快乐。这就是我们熏修时坐的第一班车子,叫五戒的法门。

我们看讲义。前面五戒我们讲了杀戒,接下来我们看不偷盗戒。

辛一、解释名义

不偷盗,先看第一个解释名义。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断除,就是不偷盗。我们看讲义,请合掌。

我们把偷盗的定义做一个简单地解释。什么叫偷盗呢?律上说,“不与而取他物。”就是说,主人没有答应给我们,但是我们用其它非法的方式来夺取。夺取什么呢?是他人之物,是有主之物。这个非法的夺取,在律上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偷,偷取,私下偷取;第二个是骗取,用种种欺诈的手段来骗取;第三个是盗取,就是公开地去夺取。“凡有主物,不得盗心故取。”

以下对这三种情况,在律上开出了十种的差别。

第一个,“若自取。”就是你这个偷盗的行为,是自己亲自去盗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新爱下电子书】【腐趣阁】《蝉动》《福晋来自末世[清穿]》【柠檬小说网】《渣攻改造,BE改写HE》《从行星总督开始》《帝皇的告死天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离人终成相思意悍女麴凰驭龙婿寻找轮回的你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姝宠三魂七魄归位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哇!女总裁是皇帝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表妹不欲攀高枝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穿时空的女将军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谬接瑶华枝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折红鸾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