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入正途》转载请注明来源:八一中文网81txt.org
乡试放榜在半月后,因为要避嫌江莱不能去府城找康知府,他本来想趁这几天好好休息,和未婚妻游山玩水消磨时光。想的很美,结果村里教书的张先生不小心摔坏了腿,最少也得一个月不能来村塾,没有先生学堂的孩子就没人教。
若是几天里正就做主给孩子放假了,但时间有些长,他便想让江莱拿个主意。村塾是江家一手操办起来的,村里一个铜板都没花,村塾有事自然要问一问江家。
江莱看看院外和村里孩子玩泥巴的墩墩,也有些发愁。对那些只想认识几个字的人来说,放一两个月不算什么,但像江墩墩这样想要在读书上有所发展的,放羊一个月着实不妥。
另外找一位新先生?乡试放榜前大概不会有人想来教书,况且先前的张先生也没说不干,就是腿不方便,等好了人家还来。毕竟六里庄给的束脩不少,每月还有米面蛋肉外加一刀上等好纸,这待遇在哪儿都找不到。作为科举无望的老秀才,有这份差事余生糊口再好不过。
思来想去,江莱决定自己先代几天课,等放榜看情况再做决定。里正高兴应下,回去通知。
一听说二爷爷给自己教书,墩墩特别开心。虽然爷孙俩关系很好,但江莱一直都顾着自己埋头苦读,并没有多余时间教墩墩。
第一天,江莱看着下面坐着高矮不一的三十二名学生,年纪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五岁,六里庄十五个,其余都是别村的孩子,有的甚至每天要走十几里路来听课,只为认识几个字。
因为这间村塾他们才有机会坐下来读书,否则这个时候,这些孩子应该在家干活或是在外面疯玩。他们当中没有几个人能走科举这条路,大多数也就认识几个字,然后去城里找份好差事。
如果从这间学堂走出去的人,都能得到一份好差事养家糊口,也是一件幸事,这么想着江莱就笑了。
“哇!”
孩子们开始好奇地盯着他看,见江莱笑了,眼睛瞪得老大。有孩子大大咧咧地说:“江秀才笑起来真好看。”
“笨蛋,应该叫江先生啦!”
有人先开口,其他孩子也不怕了,七嘴八舌地问:“江先生你考得好不好啊?能上榜不?”
“我爹说你有大本事,一定能做举人老爷,该叫你江举人还是江秀才啊?”
“江秀才、江举人……”
孩子就是孩子,江莱拿起戒尺敲敲桌子:“肃静!”
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两手放在桌上,腰板挺直地坐好,这是张先生最开始便教的规矩。
江莱:“你们问我考得好不好?我认为还不错,有人一定好奇还没放榜我为何会知道呢?”
见有人点头,江莱又道:“我之所以对自己有信心,是因为我一直勤奋刻苦、学习了很多知识,所以我才敢说答得还不错。”
“嗯,二爷爷可用功了,都没时间陪我玩。”墩墩点点头。
“江松,在学堂要称呼我为先生,记住了吗?”江莱面带微笑看着他。
墩墩吐吐舌头,小声道:“知道了,先生!”
“读书很苦是不是?”江莱问。
孩子们异口同声道:“是!”
江莱又问:“那是种田苦?还是读书苦?”
“肯定种田苦啊,刮风下雨都要去田里,读书就不用。”大多数孩子都觉得种田干活更苦。
“读书苦。”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儿苦着脸道,“一看书我就想睡觉,怎么都记不住。”
江莱扶额,这孩子在读书一路上大概没啥指望,也不知他爹娘对他有何期望?
“这世间就没有容易的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江莱走下讲台,在课桌间慢慢踱步,“如果不想像你们爹娘那样吃苦受累,就要努力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改变命运。你们的爹娘把你们送到这里,是希望你们有一天能够成为秀才或是举人,最差也是找一份好差事谋生。”
“你们叫我江秀才,那可你们知道这秀才功名是我熬了多少夜,写了多少字,又读了多少书换来的吗?我写字的纸比这间房子还高,我读过的书有百余本,我用过的墨都有几大缸了。若是你读的书没有我多,用的纸也没有这间屋顶高,就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松田的酒厂二周目》《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制霸超级碗》《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落崖三载后》《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
皮丘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txt.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