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10. 欺负(第1/3页)

如果说年前最大的事是大寒梅花宴的话,那年后第一件盛事,就是立春的迎春花宴了,二十四番花信风里,这是年后的第一番,开春第一宴,照例是文郡主家,毕竟是真正的郡主,况且辈分也是真高,据说宫里的贵人见了她都要以子侄自称的。文郡主嫁入贺令书家四十多年,贺令书已经去世,又因为无子,过继的嗣子也没留住,索性过继了个成年的孙子,就是如今在京城王孙中也颇有名气的贺云章。但据说他们祖孙之间生疏得很,文郡主偏疼的是自己庶女嫁出去生的一个外孙女,就是飞扬跋扈的荀文绮,人称荀郡主。

京城规矩,男女大防严得很。贺家早早在大门口设好锦幛,清空后院为下车马的地方,轿子抬进后院,丫鬟搀扶下轿。这次比崔老太君家的更隆重,也更豪华,红毡一直从后院铺到举行宴会的迎春阁里。因为还没出节,穿的都鲜妍明媚,比花更耀眼。

这次来得急,没时间好好选衣服,都是在娄二奶奶准备好的里面挑,卿云的是一件百蝶穿花的松香色通袖,裙子是织锦遍地金的白绫裙,梳的是云髻,更显得整个人润泽如珍珠。其实这些年凌霜看娴月搭衣服也看出来了,卿云适合从白到黄再到杏粉的颜色,再红就不适合了。总归是淡,要温润。而娴月则恰恰相反,越是鲜艳浓重的颜色,穿在她身上越好看,尤其是红色,不管是杏子红,妃色,还是浓艳的石榴红,朱砂红,基本不会错。但今天娄二奶奶不知道怎么回事,准备的衣服颜色却都淡,她也只能选了件十样锦色的穿上了,嫌太素,索性将发髻反绾,让桃染去摘了朵胭脂红的山茶花,簪在髻上,配上她的红珊瑚耳坠,风流婉转,倒也好看。

凌霜从来不在乎这些,有什么就穿什么,姐妹三人到了宴席,都是熟人。第一次见文郡主,看得出是养尊处优有封地的郡主,虽然也七十了,倒比崔老太君看起来还年轻几岁。荀郡主更是如同到了本家一样,一到就直接滚到她怀里,窸窸窣窣说些笑话,连带着珠碧珠也鸡犬升天,坐上了主座。

况且文郡主交游广阔,来的陪客也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贵妇人,有几个都是有品级的。凌霜坐在娴月身侧,听她时不时附耳告诉自己“这是崔夫人,就是崔太君的儿媳妇”“这是李太尉的二儿媳妇”。

“你哪知道这么多的?”

她问娴月。

“猜的。”

娴月道。

凌霜知道她不想说,但看她们寒暄起来,和娴月说的身份确实差不大离。

其实她也知道这里面很多是来趁机挑儿媳妇的,看起来和文郡主在寒暄,其实眼睛都往女孩子们这边瞄,这时候就显出有女性长辈带着的好处了,荀郡主自不必说,和这些夫人都像自家亲戚一样。和卿云玩得好的黄琴和柳子婵,都是自家母亲带着,和众位夫人们寒暄一阵。卿云她们三姐妹也被娄三奶奶带着见了一轮,娴月就坐了回来,留卿云一个人和众夫人们问答得有来有回的,自然是一片称赞。

凌霜见娴月不太热衷,有点奇怪,问道:“你怎么不去说话呀?”

娴月只是笑道:“我去干嘛,我又不讨长辈喜欢。”

凌霜总觉得她像是话里有话的样子,但这家伙心里一百个弯弯绕,闹别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并不追问。

这样热闹的场景,更显出蔡婳的可怜了,娄家大奶奶常年守寡,整天烧香拜佛,活成了个影子,这种场合自然是不出现的,也难怪荀郡主和珠碧珠逮着她欺负,知道她背后没人撑腰。

今天也自然是一样。寒暄一阵之后,照例是夫人们去交际打牌,留下小姐们自己玩,做女红,聊天下棋,很快就分成了三五一群。卿云那一拨性情温和爱做女红不争斗的女孩子们队伍又壮大了,都是家世好性情好的,有十来个,都在屏风后的圆桌边坐着,拿出各种带的活计来做,议论花样和针线技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寻找轮回的你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折红鸾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穿时空的女将军离人终成相思意哇!女总裁是皇帝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表妹不欲攀高枝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这个修仙过于日常穿越三国:姐妹同心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姝宠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横空出世的娇帝君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悍女麴凰驭龙婿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